2024年nba季后赛对阵表/NBA发展联盟/2024欧洲杯赛程图/澳客网足球竞彩

首頁 足跡
字:
背景色: 關燈 護眼
首頁 > 宋史 > 列傳190 儒林1

列傳190 儒林1(1 / 3)

《宋史》列傳190儒林1

○聶崇義邢昺孫奭王昭素孔維孔宜崔頌子盧尹拙田敏辛文悅李覺崔頤正弟偓佺李之才

聶崇義,河南洛陽人。少舉《三禮》,善《禮》學,通經旨。漢乾祐中,累官至國子《禮記》博士,校定《公羊春秋》,刊板于國學。周顯德中,累遷國子司業兼太常博士。先是,世宗以郊廟祭器止由有司相承制造,年代浸久,無所規式,乃命崇義檢討摹畫以聞。四年,崇義上之,乃命有司別造焉。

五年,將禘于太廟,言事者以宗廟無祧室,不當行禘祫之禮。崇義援引故事上言,其略曰:“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上仙,至五年二月祫祭,明年又禘,自茲后以五年為禘。且魏以武帝為太祖,至明帝始三帝,未有毀主而行禘祫。其證一也。宋文帝元嘉六年,祠部定十月三日大祠,其太學博士議云:案禘祫之禮,三年一,五年再。宋高祖至文帝裁亦三帝,未有毀主而行禘祫。其證二也。梁武帝用謝廣議,三年一禘,五年一祫,謂之大祭,禘祭以夏,祫祭以冬。且梁武乃受命之君,裁追尊四朝而行禘祫,則知祭者是追養之道,以時移節變,孝子感而思親,故薦以首時,祭以仲月,間以禘祫,序以昭穆,乃禮之經也。非關宗廟廟與未備。其證三也。”終從崇義之議。

未幾,世宗詔崇義參定郊廟祭玉,又詔翰林學士竇儼統領之。崇義因取《三禮圖》再加考正,建隆三年四月表上之,儼為序。太祖覽而嘉之,詔曰:“禮器禮圖,相承傳用,浸歷年祀,寧免差違。聶崇義典事國庠,服膺儒業,討尋故實,刊正疑訛,奉職效官,有足嘉者。崇義宜量與酬獎。所進《三禮圖》,宜令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學三五人更同參議,所冀精詳。茍有異同,善為商確。”五月,賜崇義紫袍、犀帶、銀器、繒帛以獎之。拙多所駁正,崇義復引經以釋之,悉以下工部尚書竇儀,俾之裁定。儀上奏曰:“伏以圣人制禮,垂之無窮,儒者據經,所傳或異,年祀浸遠,圖繪缺然。踳駁彌深,丹青靡據。聶崇義研求師說,耽味禮經,較于舊圖,良有新意。尹拙爰承制旨,能罄所聞。尹拙駁議及聶崇義答義各四卷,臣再加詳閱,隨而裁置,率用增損,列于注釋,共分為十五卷以聞。”詔頒行之。

拙、崇義復陳祭玉鼎釜異同之說,詔下中書省集議。吏部尚書張昭等奏議曰:

按聶崇義稱:祭天蒼璧九寸圓好,祭地黃琮八寸無好,圭、璋、琥并長九寸。自言周顯德三年與田敏等按《周官》玉人之職及阮諶、鄭玄舊圖,載其制度。

臣等按:《周禮》玉人之職,只有“璧琮九寸”、“彖琮八寸”及“璧羨度尺、好三寸以為度”之文,即無蒼璧、黃琮之制。兼引注有《爾雅》“肉倍好”之說,此即是注“璧羨度”之文,又非蒼璧之制。又詳鄭玄自注《周禮》,不載尺寸,豈復別作畫圖,違經立異?

《四部書目》內有《三禮圖》十二卷,是隋開皇中敕禮官修撰。其圖第一、第二題云“梁氏”,第十后題云“鄭氏”,又稱不知梁氏、鄭氏名位所出。今書府有《三禮圖》,亦題“梁氏”、“鄭氏”,不言名位。厥后有梁正者,集前代圖記更加詳議,題《三禮圖》曰:“陳留阮士信受《禮》學于潁川綦冊君,取其說,為圖三卷,多不按《禮》文而引漢事,與鄭君之文違錯。”正刪為二卷,其阮士信即諶也。如梁正之言,可知諶之紕謬。兼三卷《禮圖》刪為二卷,應在今《禮圖》之內,亦無改祭玉之說。

臣等參詳自周公制禮之后,叔孫通重定以來,禮有緯書,漢代諸儒頗多著述,討尋祭玉,并無尺寸之說。魏、晉之后,鄭玄、王肅之學各有生徒,《三禮》、《六經》無不論說,檢其書,亦不言祭玉尺寸。臣等參驗畫圖本書,周公所說正經不言尺寸,設使后人謬為之說,安得便入周圖?知崇義等以諸侯入朝獻天子夫人之琮璧以為祭玉,又配合“羨度”、“肉好”之言,強為尺寸,古今大禮,順非改非,于理未通。

又據尹拙所述禮神之六玉,稱取梁桂州刺史崔靈恩所撰《三禮義宗》內“昊天及五精帝圭、璧、琮、璜皆長尺二寸,以法十二時;祭地之琮長十寸,以效地之數。”又引《白虎通》云:“方中圓外曰璧,圓中方外曰琮。”崇義非之,以為靈恩非周公之才,無周公之位,一朝撰述,便補六玉闕文,尤不合禮。

臣等竊以劉向之論《洪范》,王通之作《元經》,非必挺圣人之姿,而居上公之位,有益于教,不為斐然。臣等以靈恩所撰之書,聿稽古訓,祭玉以十二為數者,蓋天有十二次,地有十二辰,日有十二時,封山之玉牒十二寸,園丘之籩豆十二列,天子以鎮圭外守,宗后以大琮內守,皆長尺有二寸。又祼圭尺二寸,王者以祀宗廟。若人君親行之郊祭,登壇酌獻,服大裘,搢大圭,行稽奠,而手秉尺二之圭,神獻九寸之璧,不及禮宗廟祼圭之數,父天母地,情亦奚安?則靈恩議論,理未為失,所以自《義宗》之出,歷梁、陳、隋、唐垂四百年,言禮者引為師法,今《五禮精義》、《開元禮》、《郊祀錄》皆引《義宗》為標準。近代晉、漢兩朝,仍依舊制。周顯德中,田敏等妄作穿鑿,輒有更改。自唐貞觀之后,凡三次大修五禮,并因隋朝典故,或節奏繁簡之間稍有厘革,亦無改祭玉之說。伏望依《白虎通》、《義宗》、唐禮之制,以為定式。

又尹拙依舊圖畫釜,聶崇義去釜畫鑊。臣等參詳舊圖,皆有釜無鑊。按《易·說卦》云“坤為釜”,《詩》云“惟锜及釜”,又云“溉之釜鬲”,《春秋傳》云“锜釜之器”,《禮記》云“燔黍捭豚”,解云“古未有甑釜,所以燔捭而祭。”即釜之為用,其來尚矣,故入于《禮圖》。今崇義以《周官》祭祀有省鼎鑊,供鼎鑊,又以《儀禮》有羊鑊、豕鑊之文,乃云畫釜不如畫鑊。今諸經皆載釜之用,誠不可去。又《周》、《儀禮》皆有鑊之文,請兩圖之。又若觀諸家祭祀之畫,今代見行之禮,于大祀前一日,光祿卿省視鼎鑊。伏請圖鑊于鼎下。

詔從之。未幾,崇義卒,《三禮圖》遂行于世,并畫于國子監講堂之壁。

崇義為學官,兼掌禮,僅二十年,世推其該博。郭忠恕嘗以其姓嘲之曰:“近貴全為聵,攀龍即作聾。雖然三個耳,其奈不成聰。”崇義對曰:“仆不能為詩,聊以一聯奉答。”即云:“勿笑有三耳,全勝畜二心。”蓋因其名以嘲之。忠恕大慚,人許其機捷而不失正,真儒者之戲云。

邢昺,字叔明,曹州濟陰人。太平興國初舉《五經》,廷試日,召升殿講《師》、《比》二卦,又問以群經發題。太宗嘉其精博,擢《九經》及第,授大理評事、知泰州鹽城監,賜錢二十萬。昺以是監處楚、泰間,泰僻左而楚會要,鹽食為急,請改隸楚州,從之。明年,召為國子監丞,專講學之任。遷尚書博士,出知儀州,就轉國子博士。代還,賜緋,選為諸王府侍講。雍熙中,遷水部員外郎,改司勛。端拱初,賜金紫,累遷金部郎中。

真宗即位,改司勛郎中,俄知審刑院,以昺儒者不達刑章,命劉元吉同領其事。是冬,昺上表自陳夙侍講諷,遷右諫議大夫。咸平初,改國子祭酒。二年,始置翰林侍講學士,以昺為之。受詔與杜鎬、舒雅、孫奭、李慕清、崔偓牷等校定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公羊》、《谷梁春秋傳》、《孝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爾雅義疏》,及成,并加階勛。俄為淮南、兩浙巡撫使。初置講讀之職,即于便坐令昺講《左氏春秋》,侍讀預焉。五年講畢,宴近臣于崇政殿,賜昺襲衣、金帶,加器幣,仍遷工部侍郎,兼國子祭酒、學士如故。知審官院陳恕丁內艱,以昺權知院事。

景德二年,上言:“亡兄素嘗舉進士,愿沾贈典。”特贈大理評事。是夏,上幸國子監閱庫書,問昺經版幾何,昺曰:“國初不及四千,今十余萬,經、傳、正義皆具。臣少從師業儒時,經具有疏者百無一二,蓋力不能傳寫。今板本大備,士庶家皆有之,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。”上喜曰:“國家雖尚儒術,非四方無事,何以及此!”上又訪以學館故事,有未振舉者,昺不能有所建明。先是,印書所裁余紙,鬻以供監中雜用,昺請歸之三司,以裨國用。自是監學公費不給,講官亦厭其寥落。上方興起道術,又令昺與張雍、杜鎬、孫奭舉經術該博、德行端良者,以廣學員。三年,加刑部侍郎。

昺居近職,常多召對,一日從容與上語及宮邸舊僚,嘆其淪喪殆盡,唯昺獨存。翌日,賜白金千兩,且詔其妻至宮庭,賜以冠帔。四年,昺以羸老艱于趨步上前,自陳曹州故鄉,愿給假一年歸視田里,俟明年郊祀還朝。上命坐,慰勞之,因謂曰:“便可權本州,何須假耶?”昺又言楊礪、夏侯嶠同為府僚,二臣沒皆贈尚書。上憫之,翌日,謂宰相曰:“此可見其志矣。”即超拜工部尚書、知曹州、職如故。

入辭日,賜襲衣、金帶。是日,特開龍圖閣,召近臣宴崇和殿,上作五、七言詩二首賜之,預宴者皆賦。昺視壁間《尚書》、《禮記圖》,指《中庸》篇曰: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。因陳其大義,上嘉納之。及行,又令近臣祖送,設會于宜春苑。大中祥符初,上東封泰山,昺表曹州民請車駕經由本州,仍令濟陰令王范部送父老詣闕,優詔答之。俄召還。車駕進發,命判留司御史臺。禮畢,進位禮部尚書。

上勤政憫農,每雨雪不時,憂形于色,以昺素習田事,多委曲訪之。初,田家察陰晴豐兇,皆有狀候,老農之相傳者率有驗,昺多采其說為對。又言:“民之災患,大者有四:一曰,疫,二曰旱,三曰水,四曰畜。災歲必有其一,但或輕或重耳。四事之害,旱為甚,蓋田無畎澮,悉不可救,所損必盡。《傳》曰:‘天災流行,國家代有。’此之謂也。”

三年,被病請告,詔太醫診視。六月,上親臨問疾,賜名藥一奩、白金器千兩、繒彩千匹。國朝故事,非宗戚將相,無省疾臨喪之禮,特有加于昺與郭贄者,以恩舊故也。未幾,有旨命中書召其子太常博士知東明縣仲寶、國子博士知信陽軍若思還侍疾。逾月卒,年七十九,則左仆射,三子并進秩。

初,雍熙中,昺撰《禮選》二十卷獻之,太宗探其帙,得《文王世子篇》,觀之甚悅,因問衛紹欽曰:“昺為諸王講說,曾及此乎?”紹欽曰:“諸王常時訪昺經義,昺每至發明君臣父子之道,必重復陳之。”太宗益喜。上嘗因內閣暴書,覽而稱善,召昺同觀,作《禮選贊》賜之。昺言:“家無遺稿,愿得副本。”上許之。繕錄未畢而昺卒,亟詔寫二本,一本賜其家,一本俾置冢中。

昺在東宮及內庭,侍上講《孝經》、《禮記》、《論語》、《書》、《易》、《詩》、《左氏傳》。據傳疏敷引之外,多引時事為喻,深被嘉獎。上嘗問:“管仲、召忽皆事公子糾,小白之入,召忽死之,管仲乃歸齊相桓公。豈非召忽以忠死,而管仲不能固其節,為臣之道當若是乎?又鄭注《禮記·世子篇》云:‘文王以勤憂損壽,武王以安樂延年。’朕以為本經旨意必不然也。且夏禹焦勞,有玄圭之賜,而享國永年。若文王能憂人之心,不自暇逸,縱無感應,豈至虧損壽命耶?”各隨其事理以對。

先是,咸平中,王欽若知貢舉,有告其受舉人賄賂者,下御史臺鞫得狀,欽若自訴,詔昺與邊肅、毋賓古、閻承翰就太常寺覆推。昺力辨欽若,而洪湛抵罪,欽若以是德之。昺之厚被寵顧,欽若與有功焉。

仲寶貪猥不才,舉止率易,士大夫多鄙笑之。欽若在中書,用為三司判官,后至祠部郎中,坐贓黜官,卒。若思終于駕部郎中。

孫奭,字宗古,博州博平人。幼與諸生師里中王徹,徹死,有從奭問經者,奭為解析微指,人人驚服,于是門人數百皆從奭。后徙居須城。

《九經》及第,為莒縣主簿,上書愿試講說,遷大理評事,為國子監直講。太宗幸國子監,召奭講《書》,至“事不師古,以克永世,匪說攸聞”,帝曰:“此至言也。商宗乃得賢相如此耶!”因咨嗟久之。賜五品服。真宗以為諸王府侍讀。會詔百官轉對,奭上十事。判太常禮院、國子監、司農寺,累遷工部郎中,擢龍圖閣待制。

奭以經術進,守道自處,即有所言,未嘗阿附取悅。大中祥符初,得天書于左承天門,帝將奉迎,召宰相對崇政殿西廡。王旦等曰:“天貺符命,實盛德之應。”皆再拜稱萬歲。又召問奭,奭對曰:“臣愚,所聞‘天何言哉’,豈有書也?”帝既奉迎天書,大赦改元,布告其事于天下,筑玉清昭應宮。是歲,天書復降泰山,帝以親受符命,遂議封禪,作禮樂。王欽若、陳堯叟、丁謂、杜鎬、陳彭年皆以經義左右附和,由是天下爭言符瑞矣。

四年,又將祀汾陰,是時大旱,京師近郡谷踴貴,奭上疏諫曰:“先王卜征,五年歲習其祥,祥習則行,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。陛下始畢東封,更議西幸,殆非先王卜征五年慎重之意,其不可一也。夫汾陰后土,事不經見。昔漢武帝將封禪,故先封中岳,祠汾陰,始巡幸郡縣,遂有事于泰山。今陛下既已登封,復欲幸汾陰,其不可二也。古者圜丘方澤,所以郊祀天地,今南北郊是也。漢初承秦,唯立五畤以祀天,而后土無祀,故武帝立祠于汾陰。自元、成以來,從公卿之議,遂徙汾陰后土于北郊,后之王者多不祀汾陰。今陛下已建北郊,乃舍之而遠祀汾陰,其不可三也。西漢都雍,去汾陰至近。今陛下經重關,越險阻,輕棄京師根本,而慕西漢之虛名,其不可四也。河東,唐王業之所起也。唐又都雍,故明皇間幸河東,因祠后土。圣朝之興,事與唐異,而陛下無故欲祀汾陰,其不可五也。昔者周宣王遇災而懼,故詩人美其中興,以為賢主。比年以來,水旱相繼,陛下宜側身修德,以答天譴,豈宜下徇奸回,遠勞民庶,盤游不已,忘社稷之大計?其不可六也。夫雷以二月啟蟄,八月收聲,育養萬物,失時則為異。今震雷在冬,為異尤甚。此天意丁寧以戒陛下,而反未悟,殆失天意,其不可七也。夫民,神之主也,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。今國家土木之功累年未息,水旱幾沴,饑饉居多,乃欲勞民事神,神其享之乎?此其不可八也。陛下必欲為此者,不過效漢武帝、唐明皇,巡幸所至,刻石頌功,以崇虛名,夸示后世爾。陛下天資圣明,當慕二帝、三王,何為下襲漢、唐之虛名,其不可九也。唐明皇以嬖寵奸邪,內外交害,身播國屯,兵交關下,亡亂之跡如此,由狃于承平,肆行非義,稔致禍敗。今議者引開元故事以為盛烈,乃欲倡導陛下而為之,臣切為陛下不取,此其不可十也。臣言不逮意,陛下以臣言為可取,愿少賜清問,以畢臣說。”

帝遣內侍皇甫繼明就問,又上疏曰:

陛下將幸汾陰,而京師民心弗寧,江、淮之眾困于調發,理須鎮安而矜存之。且土木之功未息,而奪攘之盜公行,外國治兵,不遠邊境,使者雖至,寧可保其心乎?昔陳勝起于徭戍,黃巢出于兇饑,隋煬帝勤遠略而唐高祖興于晉陽,晉少主惑小人而耶律德光長驅中國。陛下俯從奸佞,遠棄京師,涉仍歲薦饑之墟,修違經久廢之祠,不念民疲,不恤邊患。安知今日戍卒無陳勝,饑民無黃巢,英雄將無窺伺于肘腋,外敵將無觀釁于邊陲乎?

先帝嘗議封禪,寅畏天種,尋詔停寢。今奸臣乃贊陛下力行東封,以為繼成先志。先帝嘗欲北平幽朔,西取繼遷,大勛未集,用付陛下,則群臣未嘗獻一謀、畫一策,以佐陛下繼先帝之志者,反務卑辭重幣,求和于契丹,蹙國縻爵,姑息于繼遷,曾不思主辱臣死為可戒,誣下罔上為可羞。撰造祥瑞,假托鬼神,才畢東封,便議西幸,輕勞車駕,虐害饑民,冀其無事往還,便謂成大勛績。是陛下以祖宗艱難之業,為奸邪僥幸之資,臣所以長嘆而痛哭也。夫天地神祇,聰明正直,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,未聞專事籩豆簠簋,可邀福祥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國之將興,聽于民;將亡,聽于神。”愚臣非敢妄議,惟陛下終賜裁擇。

后天下數有災變,又言:“古者五載巡守,有國之事爾,非必有紫氣黃云,然后登封,嘉禾異草,然后省方也。今野雕山鹿,郡國交奏,秋旱冬雷,群臣率賀,退而腹非竊笑者比比皆是。孰謂上天為可罔,下民為可愚,后世為可欺乎?人情如此,所損不細,惟陛下深鑒其妄。”

六年,又上疏曰:“陛下封泰山,祀汾陰,躬謁陵寢,今又將祠于太清宮,外議籍籍,以謂陛下事事慕效唐明皇,豈以明皇為令德之主耶?甚不然也。明皇禍曹之跡有足為深戒者,非獨臣能知之,近臣不言者,此懷奸以事陛下也。明皇之無道,亦無敢言者,及奔至馬嵬,軍士已誅楊國忠,請矯詔之罪,乃始諭以識理不明,寄任失所。當時雖有罪己之言,覺寤已晚,何所及也。臣愿陛下早自覺寤,抑損虛華,斥遠邪佞,罷興土木,不襲危亂之跡,無為明皇不及之悔,此天下之幸,社稷之福也。”帝以為“封泰山,祠汾陰,上陵,祀老子,非始于明皇。《開元禮》今世所循用,不可以天寶之亂,舉謂為非也。秦為無道甚矣,今官名、詔妙、郡縣猶襲秦舊,豈以人而廢言乎?”作《解疑論》以示群臣。然知奭樸忠,雖其言切直,容之而弗斥。

久之,以父老請歸田里,不許,以知密州。居二年,遷左諫議大夫,罷待制。還,糾察在京刑獄。是時初置天慶、天祺、天貺、先天、降圣節,天下設齋醮張燕,費甚廣。奭又請裁省浮用,不報。復出知河陽,又求解官就養,遷給事中,徙坰州。

天禧中,朱能獻《乾祐天書》。復上疏曰:

熱門推薦

書友正在讀: 小餅干超甜 萬道劍尊 離婚之后 婚寵如蜜 幕后黑手的進化史 穿到跟殘疾大佬離婚前 黑金科技 林浩修仙傳 惡魔校草,太過分! 韓娛之聚光 永不解密 你的人(校園h) 絕世武魂(百里龍蝦) 壞蛋是怎樣變成的 祖傳鈔能力[快穿] 洪荒:開局震驚鴻鈞道祖 大小姐的馬甲又掉了 萬界交易城 我爸二婚送了我五個姐姐 廁荒儀+番外 最強充錢系統 欠債百萬的我要成為少女偶像 你以為我想懷你的孩子嗎![星際] 妃常囂張:毒醫大小姐 零苑 全球覺醒:開局解鎖白胡子模板 穿成鮫人后,我成了暴君的寵后 丫頭搶紅包 念念軍婚 我家管家不對勁 穿越諸天之大反派 莫天逸林依依 傅先生幸好遇到你 從世界種子開始的天道 不安于室+番外 藥引 當總裁助理面對古早狗血火葬場 我要封一座城 穿書后我嫁給了男主的死對頭 無恥術士 喬然左辰夜全文 穿成三個天道寵兒的惡毒后娘 算命 總裁的情人 陰陽界之三圣歸來 破案:我是最強群眾 千年緣:只為你而來 有你的小鎮 在亂世引領你 唯妻是寵 洞房花燭夜,我替父從軍去 穿書后我被主角盯上了 網游之居心不良 薪炎律者的旅途 先婚后甜 余傷 [宮崎耀司]貓的報恩 全世界都在幫我脫單 穿越異世獵攻記 [獸人]美食時代 上界王子閻王殿打工記 [戀與制作人]單向奇跡(NP) 女尊世界的我被病嬌盯上了 重生之后母男為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四合院特種兵:傻柱開局選擇結婚 喵,變身吧! 意外懷孕后,禁欲前夫真香了 我的壞脾氣男友:偏偏如此深情 易與時安 玻璃球的白馬王子 洪荒:閉關千萬年,我兒通天跪求我出關 星夜童話 脂色溫香(民國h) 游戲王之整活決斗者 【主修羅夜】DEATH時尚 柯學拯救酒廠的一百種方法 吾非良人 熊貓崽和五個大佬飼養員 惹上豪門:腹黑總裁要強寵慕初笛霍驍 哈利波特之晨光 城里侄女和鄉下叔叔 沒有人說謊 精靈農場主 [綜漫]攪基吧,小叮當 你曾是我視線不及的遠方 夫人讀心術失靈,小侯爺日日邀寵 師父不要啊 夫君個個太妖孽 我靠抽卡游戲成救世大佬 軍門江北辰 大明第一權臣 在斗羅覺醒寫輪眼武魂 回憶中我愛你 這個神靈毫無威嚴 時間線上的陰謀 陌路碧蕭 走進不科學 放開那個女學霸 天才萌寶:總裁爹地,么么扎 靈氣復蘇:我在諸天收尸變強 都市神豪林云 我在廢土撿垃圾 捧花人 我,工藤新一,米花死神 我的傲嬌表妹林凡楚嫣然 使命召喚-狙心戰區 劍忘江湖 吻刺 海賊之藍麟大將 總有刁民盜我墓 今天迫害傻白甜男主了嗎 巫師:茍在蒸汽紀元加點獵魔 我真的有病[無限] 皇后娘娘在七零 從仙路盡頭歸來 這流量cp有毒 我和裴少閃婚了 穿書八零:被美強慘大佬嬌寵了 論動物在娛樂圈的發展前景 寵愛 假千金一身反骨,靠算卦火爆全網 裝乖 聽說上神很護短 爆笑大蛇王 原來我是殿下的白月光 星際第一還錢日記[[機甲] 縱情 聽說做任務可以送對象[快穿] 詭秘之主之守秘人 團寵真千金竟是玄門大佬 先天乾坤訣 極海聽雷小說在線閱讀 念念不忘,我想你 開局裝成造物主 情亂女領導 桃花馬上請長纓謝如墨宋惜惜 閑散宗室八卦日常 九個絕色未婚妻都在等著我離婚 三國:我給昏君當替身 娘子好毒 我的非人類老婆 我家王爺柔弱不能自理得寵著 肝成人間武圣 殺人魔監獄樂園(NPH) 瑞雪兆豐年 綠仙 入春華 港口Mafia大小姐愛麗絲 腹黑雙胞胎:搶個總裁做爹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