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nba季后赛对阵表/NBA发展联盟/2024欧洲杯赛程图/澳客网足球竞彩

首頁 足跡
字:
背景色: 關燈 護眼
首頁 > 宋史 > 列傳152

列傳152(1 / 2)

《宋史》列傳152

○彭龜年黃裳羅點黃度周南附林大中陳骙黃黼詹體仁

彭龜年,字子壽,臨江軍清江人。七歲而孤,事母盡孝。性穎異,讀書能解大義。及長,得程氏《易》讀之,至忘寢食,從朱熹、張栻質疑,而學益明。登乾道五年進士第,授袁州且春尉、吉州安福丞。鄭僑、張枃同薦,除太學博士。

殿中侍御史劉光祖以論帶御器械吳端,徙太府少卿,龜年上疏乞復其位,貽書宰相云:“祖宗嘗改易差除以伸臺諫之氣,不聞改易臺諫以伸幸臣之私。”兼魏王府教授,遷國子監丞。以侍御史林大中薦,為御史臺主簿。改司農寺丞,進秘書郎兼嘉王府直講。

光宗嘗親郊,值暴風雨感疾,大臣希得進見。久之,疾平,猶疑畏不朝重華宮。龜年以書譙趙汝愚,且上疏言:“壽皇之事高宗,備極子道,此陛下所親睹也。況壽皇今日止有陛下一人,圣心拳拳,不言可知。特遇過宮日分,陛下或遲其行,則壽皇不容不降免到宮之旨,蓋為陛下辭責于人,使人不得以竊議陛下,其心非不愿陛下之來。自古人君處骨肉之間,多不與外臣謀,而與小人謀之,所以交斗日深,疑隙日大。今日兩宮萬萬無此。然臣所憂者,外無韓琦、富弼、呂誨、司馬光之臣,而小人之中,已有任守忠者在焉,惟陛下裁察。”

又言:“使陛下虧過宮定省之禮,皆左右小人間諜之罪。宰執侍從但能推父子之愛,調停重華;臺諫但能仗父子之義,責望人生。至于疑間之根,盤固不去,曾無一語及之。今內侍間諜兩宮者固非一人,獨陳源在壽皇朝得罪至重,近復進用,外人皆謂離間之機必自源始。宜亟發威斷,首逐陳源,然后肅命鑾輿,負罪引慝,以謝壽皇,使父子歡然,宗社有永,顧不幸歟?”居亡何,光宗朝重華,都人歡悅。尋除起居舍人,入謝,光宗曰:“此官以待有學識人,念非卿無可者。”

龜年述祖宗之法為《內治圣鑒》以進。光宗曰:“祖宗家法甚善。”龜年曰:“臣是書大抵為宦官、女謁之防,此曹若見,恐不得數經御覽。”光宗曰:“不至是。”他日,龜年奏:“臣所居之官,以記注人君言動為職,車駕不過宮問安,如此書者又數十矣,恐非所以示后。”有旨幸玉津園,龜年奏:“不奉三宮,而獨出宴游,非禮也。”又言:“陛下誤以臣充嘉王府講讀官,正欲臣等教以君臣父子之道。臣聞有身教,有言教,陛下以身教,臣以言教者也,言豈若身之切哉。”

紹熙五年五月,壽皇不豫,疾浸革,龜年連三疏請對,不獲命。屬上視朝,龜年不離班位,伏地扣額久不已,血漬鹙甓。光宗曰:“素知卿忠直,欲何言?”龜年奏:“今日無大于不過宮。”光宗曰:“須用去。”龜年言:“陛下屢許臣,一入宮則又不然。內外不通,臣實痛心。”同知樞密院余端禮曰:“扣額龍墀,曲致忠懇,臣子至此,為得已邪?”上云:“知之。”

孝宗崩,寧宗受禪,是夕召對,寧宗蹙額云:“前但聞建儲之義,豈知遽踐大位,泣辭不獲,至今震悸。”龜年奏:“此乃宗祏所系,陛下安得辭,今日但當盡人子事親之誠而已。”因擬起居札子,乞日進一通。又與翊善黃裳同奏往朝南內,因定過宮之禮,乞先一日入奏,率百官恭謝。寧宗朝泰安宮,至則寢門已閉,拜表而退。

時議欲別建泰安宮,而光宗無徙宮之意。龜年言:“古人披荊棘立朝廷,尚可布政出令,況重華一宮豈為不足哉?陛下居狹處,太上居寬處,天下之人必有諒陛下之心者。”于是宮不果建。遷中書舍人。劉慶祖已帶遙郡承宣使,而以太上隨龍人落階官,龜年繳奏,寧宗批:“可與書行。”龜年奏:“臣非為慶祖惜此一官,為朝廷惜此一門耳。夫‘可與書行’,近世弊令也,使其可行,臣即書矣,使不可行,豈敢因再令而遂書哉?”寧宗嘗謂:“退朝無事,恐自怠惰,非多讀書不可。”龜年奏:“人君之學與書生異,惟能虛心受諫,遷善改過,乃圣學中第一事,豈在多哉!”

一日,御筆書朱熹、黃裳、陳傅良、彭龜年、黃由、沈有開、李巘、京鏜、黃艾、鄧驲十人姓名示龜年云:“十人可充講官否?”龜年對曰:“陛下若招來一世之杰如朱熹輩,方厭人望,不可專以潛邸學官為之。”尋除侍講,遷吏部侍郎,升兼侍讀。龜年知事勢將變,會暴雨震雷,因極陳小人竊權、號令不時之弊。遣充金國吊祭接送伴使。

初,朱熹與龜年約共論韓侂胄之奸,會龜年護客,熹以上疏見絀,龜年聞之,附奏云:“始臣約熹同論此事。今熹既罷,臣宜并斥。”不報。迨歸,見侂胄用事,權勢重于宰相,于是條數其奸,謂:“進退大臣,更易言官,皆初政最關大體者。大臣或不能知,而侂胄知之,假托聲勢,竊弄威福,不去必為后患。”上覽奏甚駭,曰:“侂胄朕之肺腑,信而不疑,不謂如此。”批下中書,予侂胄祠,已乃復入。

龜年上疏求去,詔侂胄與內祠,龜年與郡,以煥章閣待制知江陵府、湖北安撫使。龜年丐祠,慶元二年,以呂棐言落職;已而追三官,勒停。嘉泰元年,復元官。起知贛州,以疾辭,除集英殿修撰、提舉沖佑觀。開禧二年,以待制寶謨閣致仕,卒。

龜年學識正大,議論簡直,善惡是非,辨析甚嚴,其愛君憂國之忱,先見之識,敢言之氣,皆人所難。晚既投閑,悠然自得,幾微不見于顏面。自偽學有禁,士大夫鮮不變者,龜年于關、洛書益加涵泳,扁所居曰止堂,著《止堂訓蒙》,蓋始終特立者也。聞蘇師旦建節,曰:“此韓氏之陽虎,其禍韓氏必矣。”及聞用兵,曰:“禍其在此乎?”所著書有《經解》、《祭儀》、《五致錄》、奏議、外制。

侂胄誅,林大中、樓錀皆白其忠,寧宗詔贈寶謨閣直學士。章穎等請易名,賜謚忠肅。上謂穎等曰:“彭龜年忠鯁可嘉,宜得謚。使人人如此,必能納君于無過之地。”未幾,加贈龍圖閣學士,而擢用其子欽。

黃裳,字文叔,隆慶府普成人。少穎異,能屬文。登乾道五年進士第,調巴州通江尉。益務進學,文詞迥出流輩,人見之曰:“非復前日文叔矣。”

時蜀中餉師,名為和糴,實則取民。裳賦《漢中行》,諷總領李蘩,蘩為罷糴,民便之。改興元府錄事參軍。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薦,召對,論蜀兵民大計。遷國子博士,以母喪去。宰相進擬他官,上問裳安在,賜錢七十萬。除喪,復召。

時光宗登極,裳進對,謂:“中興規模與守成不同,出攻入守,當據利便之勢,不可不定行都。富國強兵,當求功利之實,不可不課吏治。捍內御外,當有緩急之備,不可不立重鎮。”其論行都,以為就便利之勢,莫若建康。其論吏治,謂立品式以課其功,計資考以久其任。其論重鎮,謂自吳至蜀,綿亙萬里,曰漢中,曰襄陽,曰江陵,曰鄂渚,曰京口,當為五鎮,以將相大臣守之,五鎮強則國體重矣。除太學博士,進秘書郎。

遷嘉王府翊善,講《春秋》“王正月”曰:“周之王,即今之帝也。王不能號令諸侯,則王不足為王;帝不能統御郡鎮,則帝不足為帝。今之郡縣,即古諸侯也。周之王惟不能號令諸侯,故《春秋》必書‘王正月’,所以一諸侯之正朔。今天下境土,比祖宗時不能十之四,然猶跨吳、蜀、荊、廣、閩、越二百州,任吾民者,二百州守也,任吾兵者,九都統也,茍不能統御,則何以服之?”王曰:“何謂九都統?”裳曰:“唐太宗年十八起義兵,平禍亂。今大王年過之,而國家九都統之說猶有未知,其可不汲汲于學乎?”

他日,王擢用東宮舊人吳端,端詣王謝,王接之中節。裳因講《左氏》“禮有等衰”,問王:“比待吳端得重輕之節,有之乎?”王曰:“有之。”裳曰:“王者之學,正當見諸行事。今王臨事有區別,是得等衰之義矣。”王意益向學。于是作八圖以獻:曰太極,曰三才本性,曰皇帝王伯學術,曰九流學術,曰天文,曰地理,曰帝王紹運,以百官終焉,各述大旨陳之。每進言曰:“為學之道,當體之以心。王宜以心為嚴師,于心有一毫不安者,不可為也。”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為儆戒。王謂人曰:“黃翊善之言,人所難堪,惟我能受之。”他日,王過重華宮,壽皇問所讀書,王舉以對,壽皇曰:“數不太多乎?”王曰:“講官訓說明白,忱心樂之,不知其多也。”壽皇曰:“黃翊善至誠,所講須諦聽之。”

裳久侍王邸,每歲誕節,則陳詩以寓諷。初嘗制渾天儀、輿地圖,侑以詩章,欲王觀象則知進學,如天運之不息,披圖則思祖宗境土半陷于異域而未歸。其后又以王所講三經為詩三章以進。王喜,為置酒,手書其詩以賜之。王嘗侍宴宮中,從容為光宗誦《酒誥》,曰:“此黃翊善所教也。”光宗詔勞裳,裳曰:“臣不及朱熹,熹學問四十年,若召置府寮,宜有裨益。”光宗嘉納。裳每勸講,必援古證今,即事明理,凡可以開導王心者,無不言也。

紹熙二年,遷起居舍人。奏曰:“自古人君不能從諫者,其蔽有三:一曰私心,二曰勝心,三曰忿心。事茍不出于公,而以己見執之,謂之私心;私心生,則以諫者為病,而求以勝之;勝心生,則以諫者為仇,而求以逐之。因私而生勝,因勝而生忿,忿心生,則事有不得其理者焉。如潘景珪,常才也,陛下固亦以常人遇之,特以臺諫攻之不已,致陛下庇之愈力,事勢相激,乃至于此。宜因事靜察,使心無所系,則聞臺諫之言無不悅,而無欲勝之心,待臺諫之心無不誠,而無加忿之意矣。”

三年,試中書舍人。時武備寢弛,裳上疏曰:“壽皇在位三十年,拊循將士,士常恨不得效死以報。陛下誠能留意武事,三軍之士孰不感激愿為陛下用乎?”又論:“荊、襄形勢居吳、蜀之中,其地四平,若金人搗襄陽,據江陵,按兵以守,則吳、蜀中斷,此今日邊備之最可憂也。宜分鄂渚兵一二萬人屯襄、漢之間,以張形勢而壯重地。”時朝廷方宴安,裳所言多不省。

未幾,除給事中。趙汝愚除同知樞密院,監察御史汪義端言祖宗之法,宗室不為執政,再疏丑詆汝愚,汝愚乞免官。裳奏:“汝愚事父孝,事君忠,居官廉。憂國愛民,出于天性,如青天白日,奴隸知其清明。義端所見,皆奴隸之不如,不可以居朝列。”于是義端與郡。

裳在瑣闥甫一月,封駁無慮十數。韓侂胄落階官,鄭汝諧除吏部侍郎,裳皆繳其命。改兵部侍郎,不拜,遂以顯謨閣待制充翊善。先是,光宗以憂疑成疾,不過重華宮,裳入疏請五日一朝,至是復苦言之。上曰:“內侍楊舜卿告朕勿過宮。”裳請斬舜卿,且以八事之目為奏,曰念恩,釋怨,辨讒,去疑,責己,畏天,防亂,改過。不報。

裳嘗病疽,及是憂憤,創復作,又奏:

陛下之于壽皇,未盡孝敬之道,意者必有所疑也。臣竊推致疑之因,陛下毋乃以焚廩、浚井之事為憂乎?夫焚廩、浚井,在當時或有之。壽皇之子惟陛下一人,壽皇之心,托陛下甚重,愛陛下甚至,故憂陛下甚切。違豫之際,焫香祝天,為陛下祈禱。愛子如此,則焚廩、浚井之心,臣有以知其必無也,陛下何疑焉?又無乃以肅宗之事為憂乎?肅宗即位靈武,非明皇意,故不能無疑。壽皇當未倦勤,親挈神器授之陛下,揖遜之風,同符堯、舜,與明皇之事不可同日而語明矣,陛下何疑焉?又無乃以衛輒之事為憂乎?輒與蒯聵,父子爭國。壽皇老且病,乃頤神北宮,以保康寧,而以天下事付之陛下,非有爭心也,陛下何疑焉?又無乃以孟子責善為疑乎?父子責善,本生于愛,為子者能知此理,則何至于相夷。壽皇愿陛下為圣帝,責善之心出于忠愛,非賊恩也,陛下何疑焉?

此四者,或者之所以為疑,臣以理推之,初無一之可疑者。自父子之間,小有猜疑,此心一萌,方寸遂亂。故天變則疑而不知畏,民困則疑而不知恤,疑宰執專權則不禮大臣,疑臺諫生事則不受忠諫,疑嗜欲無害則近酒色,疑君子有黨則庇小人。事有不須疑者,莫不以為疑。乃若貴為天子,不以孝聞,敵國聞之,將肆輕侮,此可疑也,而陛下則不疑;小人將起為亂,此可疑也,而陛下則不疑;中外官軍,豈無他志,此可疑也,而陛下則不疑。事之可疑者,反不以為疑,顛倒錯亂,莫甚于此,禍亂之萌,近在旦夕。宜及今幡然改過,整圣駕,謁兩宮,以交父子之歡,則四夷向風,天下慕義矣。

會壽皇不豫,中外憂危,裳抗聲諫。上起入宮,裳挽其裾隨之至宮門,揮涕而出。乃連章請外,謂:“臣職有三:曰待制,曰侍講,曰翊善。今使供待制之職乎?則當日夕求對以救主失,今不過宮,有虧子道,前后三諫而不加聽,是待制之職可廢也。將使供侍講之職乎?則當引經援古,勸君以孝,今不問安,不視疾,大義已喪,復講何書乎?是侍講之職可廢也。將使供翊善之職乎?當究義理,教皇子以孝,陛下不能以孝事壽皇,臣將何說以勸皇子乎?是翊善之職可廢也。”因出關待命。及聞壽皇遺詔,乃亟入臨。

寧宗即位,裳病不能朝。改禮部尚書,尋兼侍讀。力疾入謝,奏曰:

孔子曰:“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?”又《詩》曰:“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”所謂“有始有卒”者,由其持心之一也;所謂“鮮克有終”者,由其持心之不一也。陛下今日初政固善矣,能保他日常如此乎?請略舉已行之事論之。

陛下初理萬機,委任大臣,此正得人君持要之道。使大臣得人,常如今日,則陛下雖終身守之可也。臣恐數年之后,亦欲出意作為,躬親聽斷,左右迎合,因謂陛下事決外庭,權不歸上,陛下能不咈然于心乎?臣恐是時委任大臣,不能如今日之專矣。夫以萬機之眾,非一人所能酬酢,茍不委任大臣,則必借助左右,小人得志,陰竊主權,引用邪黨,其為禍患,何所不至,臣之所憂者一也。

陛下獎用臺諫,言無不聽,此正得祖宗設官之意。使臺諫得人,常如今日,則陛下終身守之亦可也。然臣恐自今以往,臺諫之言日關圣聽,或斥小人之過,使陛下欲用之而不能,或暴近習之罪,使陛下欲親之而不可。逆耳之言,不能無厭,左右迎合,因謂陛下獎用臺諫,欲聞讜論,而其流弊,致使人主不能自由,陛下能不咈然于心乎?臣恐是時獎用臺諫,不能如今日之重矣。夫朝廷所恃以分別善惡者,專在臺諫,陛下茍厭其多言,則為臺諫者,將咋舌閉口,無所論列。君子日退,小人日進,而天下亂矣,臣之所憂者二也。

二事,朝廷之大者。又以三事之切于陛下之身言之:曰篤于孝愛,勤于學問,薄于嗜好。陛下今皆行之矣,未知數年之后,能保常如今日乎?

又引魏征十漸以為戒,懇懇數千言。又奏言:“陛下近日所為頗異前日,除授之際,大臣多有不知,臣聞之憂甚而病劇。”蓋是時韓侂胄已潛弄威柄,而宰相趙汝愚未之覺,故裳先事言之。及疾革,時時獨語,曰:“五年之功,無使一日壞之,度吾已不可為,后之君子必有能任其責者。”遂口占遺表而卒,年四十九。上聞之驚悼,贈資政殿學士。

裳為人簡易端純,每講讀,隨事納忠,上援古義,下揆人情,氣平而辭切,事該而理盡。篤于孝友,與人言傾盡底蘊。恥一書不讀,一物不知。推賢樂善,出乎天性。所為文,明白條達。有《王府春秋講義》及《兼山集》,論天人之理,性命之源,皆足以發明伊、洛之旨。嘗與其鄉人陳平父兄弟講學,平父,張栻之門人也,師友淵源,蓋有自來云。嘉定中,謚忠文。子瑾,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。孫子敏,刑部郎官。

羅點字春伯,撫州崇仁人。六歲能文。登游熙三年進士第,授定江節度推官。累遷校書郎兼國史院編修官。歲旱,詔求言,點上封事,謂:“今時奸諛日甚,議論凡陋。無所可否,則曰得體;與世浮沈,則曰有量;眾皆默,己獨言,則曰沽名;眾皆濁,己獨清,則曰立異。此風不革,陛下雖欲大有為于天下,未見其可也。自旱嘆為虐,陛下禱群祠,赦有罪,曾不足以感動。及朝求讜言,夕得甘雨,天心所示,昭然不誣。獨不知陛下之求言,果欲用之否乎?如欲用之,則愿以所上封事,反覆詳熟,當者審而后行,疑者咨而后決,如此則治象日著,而亂萌自消矣。”遷秘書郎兼皇太子宮小學教授。

寧宗時以皇孫封英國公,點兼教授,入講至晡時不輟,左右請少憩,點曰:“國公務學不休,奈何止之。”又摭古事勸戒,為《鑒古錄》以進。高宗崩,孝宗在諒暗,皇太子參決庶務,點時以戶部員外郎兼太子侍講,出使浙右,遷起居舍人,改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,被命使金告登寶位。會金有國喪,迫點易金帶,點曰:“登位吉事也,必以吉服從事。有死而已,帶不可易。”又詰點不當稱“寶位”,點曰:“圣人大寶曰位,不加‘寶”字,何以別至尊。”金人不能奪。

上嘗謂點:“卿舊為宮僚,非他人比,有所欲言,毋憚啟告。”點言:“君子得志常少,小人得志常多。蓋君子志在天下國家,而不在一己,行必直道,言必正論,往往不忤人主,則忤貴近,不忤當路,則忤時俗。小人志在一己,而不在天下國家,所行所言,皆取悅之道。用其所以取忤者,其得志鮮矣;用其所以取悅者,其不得志亦鮮矣。若昔明主,念君子之難進,則極所以主張而覆護之;念小人之難退,則盡所以燭察而堤防之。”

皇子嘉王年及弱冠,點言:“此正親師友、進德業之時,宜擇端良忠直之士,參侍燕間。”遂除黃裳為翊善。又言:“人主憂勤,則臣下協心;人主偷安,則臣下解體。今道涂之言,皆謂陛下每旦視朝,勉強聽斷,意不在事。宰執奏陳,備禮應答,侍從庶僚,備禮登對,而宮中燕游之樂,錫赍奢侈之費,已騰于眾口。強敵對境,此聲豈可出哉!”

紹熙三年十一月日長至,車駕將朝賀重華宮,既而中輟。點言:“自天子達庶人,節序拜親,無有闕者,三綱五常,所系甚大,不當以為常事而忽之。”上過宮意未決,點奏:“陛下已涓日過宮,壽皇必引領以俟陛下。常人于朋友且不可以無信,況人主之事親乎?今陛下久闕溫凊,壽皇欲見不可得,萬一憂思感疾,陛下將何以自解于天下?”

嘗召對便殿,點言:“近者中外相傳,或謂陛下內有所制,不能遽出,溺于酒色,不恤政事,果有之乎?”上曰:“無是。”點曰:“臣固知之。竊意宮禁間或有攖拂之事,姑以酒自遣耳。夫閭閻匹夫,處閨門逆境,容有縱酒自放者。人主宰制天下,此心如青天白日,當風雨雷電既霽之余,湛然虛明,豈容復有纖芥停留哉?”上猶未過宮。點又奏:“竊聞嘉王生朝,稱壽禁中,以報劬勞之德,父子歡洽,寧不動心,上念兩宮延望之意。”十一月,點以言不見聽,求去,不許。十二月,試兵部尚書。

五年四月,上將幸玉津園,點請先過重華,又奏曰:“陛下為壽皇子,四十余年一無閑言,止緣初郊違豫,壽皇嘗至南內督過,左右之人自此讒間,遂生憂疑。以臣觀之,壽皇與天下相忘久矣。今大臣同心輔政,百執事奉法循理,宗室、戚里、三軍、萬姓皆無貳志,設有離間,誅之不疑。乃若深居不出,久虧子道,眾口謗讟,禍患將作,不可以不慮。”上曰:“卿等可為朕調護之。”黃裳對曰:“父子之親,何俟調護。”點曰:“陛下一出,即當釋然。”上猶未行。點乃率講官言之,上曰:“朕心未嘗不思壽皇。”對曰:“陛下久闕定省,雖有此心,何以自白乎?”及壽皇不豫,點又隨宰執班進諫。閣門吏止之,點叱之而入。上拂衣起,宰執引上裾,點亟前泣奏曰:“壽皇疾勢已危,不及今一見,后悔何及。”群臣隨上入至福寧殿,內侍闔門,眾慟哭而退。越三日,點隨宰執班起居,詔獨引點入。點奏:“前日迫切獻忠,舉措失禮,陛下赦而不誅,然引裾亦故事也。”上曰:“引裾可也,何得輒入宮禁乎?”點引辛毗事以謝,且言:“壽皇止有一子,既付神器,惟恐見之不速耳。”

壽皇崩,點請上奔喪,許而不出,拜遺詔于重華宮。前后與侍從列奏諫請帝過宮者凡三十五疏,自上奏者又十六章,而奏疏重華,上書嘉王及面對口奏不預焉。寧宗嗣位,人心始定。拜點端明殿學士、簽書樞密院事。上有事明堂,點扈從齋宮,得疾卒,年四十五。贈太保,謚文恭。

點天性孝友,無矯激崖異之行,而端介有守,義利之辨皎如。或謂天下事非才不辦,點曰:“當先論其心,心茍不正,才雖過人,果何取哉!”宰相趙汝愚嘗泣謂寧宗曰:“黃裳、羅點相繼淪謝,二臣不幸,天下之不幸也。”

黃度,字文叔,紹興新昌人。好學讀書,秘書郎張淵見其文,謂似曾恐。隆興元年進士,知嘉興縣。入監登聞鼓院,行國子監簿。言:“今日養兵為巨患,救患之策,宜使民屯田,陰復府衛以銷募兵。”具《屯田》、《府衛》十六篇上之。

紹熙四年,守監察御史。蜀將吳挺死,度言:“挺子曦必納賂求襲位,若因而授之,恐為他日患,乞分其兵柄。”宰相難之。后曦割關外四州賂金人求王蜀,果如度言。

熱門推薦

書友正在讀: 我的腦中有個好感度系統 出道就是巔峰怎么辦 我的紅顏禍水 陸少的暖婚新妻 都市之逍遙醫仙 萬界科技系統 穿成作精后我憑廚藝爆紅出圈 圣斗士之邪惡射手 我,開局成了安布雷拉干部 我在末世能升級 這無限世界真不要臉 莽荒之路 異世之惡魔降臨 星星會唱歌 末世養忠犬 洪荒:我被通天偷聽了心聲 世俗小道仙 錯付年華錯付情 庶女攻略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諸天萬界是這么來的 山野雜家 活著全靠對家續命[娛樂圈]+番外 風月聽畫壁 重生之悠閑 黎明計劃:危機 房客(糙漢H) 小行星 白月光替身的職業素養 營業悖論[娛樂圈] 香火店小老板 快穿:偽白蓮系統 網游之傲龍傳說 我在大唐當逆子 我的性感女上司 異常游戲體驗師 便利店新星 重生毒妃權傾天下段清婉尉遲北冥 招惹情敵網戀后我掉馬了 當小妖精不再黏人[快穿] 蕭若言沈從一 火影之魔王進化論 護花使者林平李蕓汐 重生靈心慧智 慶塵神代空音 穿成校園F4的綠茶前女友 以身飼魔 透視小校醫 從原始文明開始進化 撿回來的野男人 我真的不是道士 全球逃亡:我的房車和機械軍團 好景降臨 穿到女尊搞基建 喲!禽獸 清冷駙馬竟是白切黑 玄幻:我開局成為宗門辦事員 我在神話復蘇中成為神話 青青子衿 沒有情的人不傷心 穿越之農家小女子 愛與不愛之間 誰說紈绔不讀書 強婚,霸愛嬌妻 都市無雙戰神方尋 總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都市全能奶爸林凡凌雪菲 全球輪回:穿梭無數電影世界 東方GG抱滿懷(東方不敗同人) 天堂玫瑰 一胎九寶寵上天喻小妍墨景宸 寒門棄婦她嗜財如命 天命相師 重生:從九二發財證開始 你逃婚,我改嫁!趕緊喊我小舅媽 骷髏進化:從被女神召喚開始 晴空萬裏,揚帆起航 囂張蠻妻,夫君等著瞧 大秦開局撿到一只始皇帝 師妹總要吃 仙秦 穿書:渣了男主后他黑化了 機武風暴 一嫁南希愛終生 聽魂語 大道秘辛 鎧甲傳奇人生 鎮邪詭事錄何中華張無忍 病嬌大佬總想把我占為己有 惡作劇之吻の天蝎物語 情話三分甜 總裁霸寵,女人你好甜 我擁有最棒的血統 萬人迷alpha不想逆襲[快穿] 清風微拂溫柔處 逢春 藥仙不一般 余生雨后初晴只要你 牯嶺鎮上那些個風流事 掠霧(重生) 殺神為我彎彎腰 楊羽 紅蓮軌跡txt下載 紅樓:開局入贅林府 從穿越火線影視劇開始簽到 拯救我的反派計劃 步步驕 初心是度假休息[咒回] 快穿炮灰女配 閃婚嬌妻:抱緊總裁大人 人在華娛,開局帶資進組 他愛如潮 崽崽他成功救世啦 萬骨之主 榮耀贅婿 大明第一狗縣令 流氓司機 千年醉(盜墓,GL) 槐菱序章 被狗碰瓷后嫁入豪門 手機的秘密:換形日記關秋玉李欣怡 玩物喪志(高干NP,1v3) 我師兄明明很強卻喜歡發育 神棍下山記 龍族紛爭 聽說王爺他不行 嬌寵南安po 火鳳凰簽到三年,成為特戰兵王 斗羅:這個魂師過于內卷 囂張醫妃冷世子駱一笑南郭尋 重生后我成了自己暗戀的人 神話三國:無雙之魔 為愛癡狂 四合院:我一窮光蛋娶了女神 大漢扛纛者: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小福寶遭人嫌?全京城都拿命寵我 手冢君與我 讓你出國留學,你成了毛熊少將? 被迫裝乖頂級Alpha被掐腰哄 穿到荒年,這個后娘有點強 【總/攻】艷春番 紅色預警:大逃殺 霍格沃茨的古代魔法師 全世界都在團寵我 被反派鰥夫盯上了(女尊) 白富美閨蜜被我教壞了[九零] 小丑 前妻對我薄情寡義[雙重生] 牧總的omega不要信息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