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》列傳188道學3
○朱熹張栻
朱熹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徽州婺源人。父松字喬年,中進士第。胡世將、謝克家薦之,除秘書省正字。趙鼎都督川陜、荊、襄軍馬,招松為屬,辭。鼎再相,除校書郎,遷著作郎。以御史中丞常同薦,除度支員外郎,兼史館校勘,歷司勛、吏部郎。秦檜決策議和,松與同列上章,極言其不可。檜怒,風御史論松懷異自賢,出知饒州,未上,卒。
熹幼穎悟,甫能言,父指天示之曰:“天也。”熹問曰:“天之上何物?”松異之。就傅,授以《孝經》,一閱,題其上曰:“不若是,非人也。”嘗從群兒戲沙上,獨端坐以指畫沙,視之,八卦也。年十八貢于鄉,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。主泉州同安簿,選邑秀民充弟子員,日與講說圣賢修己治人之道,禁女婦之為僧道者。罷歸請祠,監潭州南岳廟。明年,以輔臣薦,與徐度、呂廣問、韓元吉同召,以疾辭。
孝宗即位,詔求直言,熹上封事言:“圣躬雖未有過失,而帝王之學不可以不熟講。朝政雖未有闕遺,而修攘之計不可以不早定。利害休戚雖不可遍舉,而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。陛下毓德之初,親御簡策,不過風誦文辭,吟詠情性,又頗留意于老子、釋氏之書。夫記誦詞藻,非所以探淵源而出治道;虛無寂滅,非所以貫本末而立大中。帝王之學,必先格物致知,以極夫事物之變,使義理所存,纖悉畢照,則自然意誠心正,而可以應天下之務。”次言:“修攘之計不時定者,講和之說誤之也。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,則不可和也明矣。愿斷以義理之公,閉關絕約,任賢使能,立紀綱,厲風俗。數年之后,國富兵強,視吾力之強弱,觀彼釁之淺深,徐起而圖之。”次言:“四海利病,系欺民之休戚,斯民休戚,系守令之賢否。監司者守令之綱,朝廷者監司之本也。欲斯民之得其所,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。今之監司,奸贓狼籍、肆虐以病民者,莫非宰執、臺諫之親舊賓客。其已失勢者,既按見其交私之狀而斥去之;尚在勢者,豈無其人,顧陛下無自而知之耳。”
隆興元年,復召。入對,其一言:“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。陛下雖有生知之性,高世之行,而未嘗隨事以觀理,即理以應事。是以舉措之間動涉疑貳,聽納之際未免蔽欺,平治之效所以未著。”其二言:“君父之仇不與共戴天。今日所當為者,非戰無以復仇,非守無以制勝。”且陳古先圣王所以強本折沖、威制遠人之道。時相湯思退方倡和議,除熹武學博士,待次。乾道元年,促就職,既至而洪適為相,復主和,論不合,歸。
三年,陳俊卿、劉珙薦為樞密院編修官,待次。五年,丁內艱。六年,工部侍郎胡銓以詩人薦,與王庭珪同召,以未終喪辭。七年,既免喪,復召,以祿不及養辭。九年,梁克家相,申前命,又辭。克家奏熹屢召不起,宜蒙褒錄,執政俱稱之,上曰:“熹安貧守道,廉退可嘉。”特改合入官,主管臺州崇道觀。熹以求退得進,于義未安,再辭。淳熙元年,始拜命。二年,上欲獎用廉退,以勵風俗,龔茂良行丞相事以熹名進,除秘書郎,力辭,且以手書遺茂良,言一時權幸。群小乘間讒毀,乃因熹再辭,即從其請,主管武夷山沖佑觀。
五年,史浩再相,除知南康軍,降旨便道之官,熹再辭,不許。至郡,興利除害,值歲不雨,講求荒政,多所全活。訖事,奏乞依格推賞納粟人。間詣郡學,引進士子與之講論。訪白鹿洞書院遺址,奏復其舊,為《學規》俾守之。明年夏,大旱,詔監司、郡守條其民間利病,遂上疏言:
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,而恤民之本,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。蓋天下之紀綱不能以自立,必人主之心術公平正大,無偏黨反側之私,然后有所系而立。君心不能以自正,必親賢臣,遠小人,講明義理之歸,閉塞私邪之路,然后乃可得而正。
今宰相、臺省、師傅、賓友、諫諍之臣皆失其職,而陛下所與親密謀議者,不過一二近習之臣。上以蠱惑陛下之心志,使陛下不信先王之大道,而說于功利之卑說,不樂莊士之讜言,而安于私tx之鄙態。下則招集天下士大夫之嗜利無恥者,文武匯分,各入其門。所喜則陰為引援,擢置清顯。所惡則密行訾毀,公肆擠排。交通貨賂,所盜者皆陛下之財。命卿置將,所竊者皆陛下之柄。陛下所謂宰相、師傅、賓友、諫諍之臣,或反出入其門墻,承望其風旨;其幸能自立者,亦不過齪齪自守,而未嘗敢一言以斥之;其甚畏公論者,乃能略警逐其徒黨之一二,既不能深有所傷,而終亦不敢正言以搗其囊橐窟穴之所在。勢成威立,中外靡然向之,使陛下之號令黜陟不復出于朝廷,而出于一二人之門,名為陛下獨斷,而實此一二人者陰執其柄。
且云:“莫大之禍,必至之憂,近在朝夕,而陛下獨未之知。”上讀之,大怒曰:“是以我為亡也。”熹以疾請祠,不報。
陳俊卿以舊相守金陵,過闕入見,薦熹甚力。宰相趙雄言于上曰:“士之好名,陛下疾之愈甚,則人之譽之愈眾,無乃適所以高之。不若因其長而用之,彼漸當事任,能否自見矣。”上以為然,乃除熹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。旋錄救荒之勞,除直秘閣,以前所奏納粟人未推賞,辭。
會浙東大饑,宰相王淮奏改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,即日單車就道,復以納粟人未推賞,辭職名。納粟賞行,遂受職名。入對,首陳災異之由與修德任人之說,次言:“陛下即政之初,蓋嘗選建英豪,任以政事,不幸其間不能盡得其人,是以不復廣求賢哲,而姑取軟熟易制之人以充其位。于是左右私褻使令之賤,始得以奉燕間,備驅使,而宰相之權日輕。又慮其勢有所偏,而因重以壅己也,則時聽外廷之論,將以陰察此輩之負犯而操切之。陛下既未能循天理、公圣心,以正朝廷之大體,則固已失其本矣,而又欲兼聽士大夫之言,以為駕馭之術,則士大夫之進見有時,而近習之從容無間。士大夫之禮貌既莊而難親,其議論又苦而難入,近習便辟側媚之態既足以蠱心志,其胥史狡獪之術又足以眩聰明。是以雖欲微抑此輩,而此輩之勢日重,雖欲兼采公論,而士大夫之勢日輕。重者既挾其重,以竊陛下之權,輕者又借力于所重,以為竊位固寵之計。日往月來,浸淫耗蝕,使陛下之德業日隳,綱紀日壞,邪佞充塞,貨賂公行,兵愁民怨,盜賊間作,災異數見,饑饉薦臻。群小相挺,人人皆得滿其所欲,惟有陛下了無所得,而顧乃獨受其弊。”上為動容。所奏凡七事,其一二事手書以防宣泄。
熹始拜命,即移書他郡,募米商,蠲其征,及至,則客舟之米已輻湊。熹日鉤訪民隱,按行境內,單車屏徒從,所至人不及知。郡縣官吏憚其風采,至自引去,所部肅然。凡丁錢、和買、役法、榷酤之政,有不便于民者,悉厘而革之。從救荒之余,隨事處畫,必為經久之計。有短熹者,謂其疏于為政,上謂王淮曰:“朱熹政事卻有可觀。”
熹以前后奏請多所見抑,幸而從者,率稽緩后時,蝗旱相仍,不勝憂憤,復奏言:“為今之計,獨有斷自圣心,沛然發號,責躬求言,然后君臣相戒,痛自省改。其次惟有盡出內庫之錢,以供大禮之費為收糴之本,詔戶部免征舊負,詔漕臣依條檢放租稅,詔宰臣沙汰被災路分州軍監司、守臣之無狀者,遴選賢能,責以荒政,庶幾猶足下結人心,消其乘時作亂之意。不然,臣恐所憂者不止于饑殍,而將在于盜賊;蒙其害者不止于官吏,而上及于國家也。”
知臺州唐仲友與王淮同里為姻家,吏部尚書鄭丙、侍御史張大經交薦之,遷江西提刑,未行。熹行部至臺,訟仲友者紛然,按得其實,章三上,淮匿不以聞。熹論愈力,仲友亦自辯,淮乃以熹章進呈,上令宰屬看詳,都司陳庸等乞令浙西提刑委清強官究實,仍令熹速往旱傷州郡相視。熹時留臺未行,既奉詔,益上章論,前后六上,淮不得已,奪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,辭不拜,遂歸,且乞奉祠。
時鄭丙上疏詆程氏之學以沮熹,淮又擢太府寺丞陳賈為監察御史。賈面對,首論近日搢紳有所謂“道學”者,大率假名以濟偽,愿考察其人,擯棄勿用。蓋指熹也。十年,詔以熹累乞奉祠,可差主管臺州崇道觀,既而連奉云臺、鴻慶之祠者五年。十四年,周必大相,除熹提點江西刑獄公事,以疾辭,不許,遂行。
十五年,淮罷相,遂入奏,首言近年刑獄失當,獄官當擇其人。次言經總制錢之病民,及江西諸州科罰之弊。而其末言:“陛下即位二十七年,因循荏苒,無尺寸之效可以仰酬圣志。嘗反覆思之,無乃燕閑蠖濩之中,虛明應物之地,天理有所未純,人欲有所未盡,是以為善不能充其量,除惡不能去其根,一念之頃,公私邪正、是非得失之機,交戰于其中。故體貌大臣非不厚,而便嬖側媚得以深被腹心之寄;寤寐英豪非不切,而柔邪庸繆得以久竊廊廟之權。非不樂聞公議正論,而有時不容;非不sw讒說殄行,而未免誤聽;非不欲報復陵廟仇恥,而未免畏怯茍安;非不愛養生靈財力,而未免嘆息愁怨。愿陛下自今以往,一念之頃必謹而察之:此為天理耶,人欲耶?果天理也,則敬以充之,而不使其少有壅閼;果人欲也,則敬以克之,而不使其少有凝滯。推而至于言語動作之間,用人處事之際,無不以是裁之,則圣心洞然,中外融澈,無一毫之私欲得以介乎其間,而天下之事將惟陛下所欲為,無不如志矣。”是行也,有要之于路,以為“正心誠意”之論上所厭聞,戒勿以為言。熹曰:“吾平生所學,惟此四字,豈可隱默以欺吾君乎?”及奏,上曰:“久不見卿,浙東之事,朕自知之,今當處卿清要,不復以州縣為煩也。”
時曾覿已死,王抃亦逐,獨內侍甘昪尚在,熹力以為言。上曰:“昪乃德壽所薦,謂其有才耳。”熹曰:“小人無才,安能動人主。”翌日,除兵部郎官,以足疾丐祠。本部侍郎林栗嘗與熹論《易》、《西銘》不合,劾熹:“本無學術,徒竊張載、程頤緒余,謂之‘道學’。所至輒攜門生數十人,妄希孔、孟歷聘之風,邀索高價,不肯供職,其偽不可掩。”上曰:“林栗言似過。”周必大言熹上殿之日,足疾未廖,勉強登對。上曰:“朕亦見其跛曳。”左補闕薛叔似亦奏援熹,乃令依舊職江西提刑。太常博士葉適上疏與栗辨,謂其言無一實者,“謂之道學”一語,無實尤甚,往日王淮表里臺諫,陰廢正人,蓋用此術。詔:“熹昨入對,所論皆新任職事,朕諒其誠,復從所請,可疾速之任。”會胡晉臣除侍御史,首論栗執拗不通,喜同惡異,無事而指學者為黨,乃黜栗知泉州。熹再辭免,除直寶文閣,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宮。未逾月再召,熹又辭。
始,熹嘗以為口陳之說有所未盡,乞具封事以聞,至是投匭進封事曰:
今天下大勢,如人有重病,內自心腹,外達四支,無一毛一發不受病者。且以天下之大本與今日之急務,為陛下言之:大本者,陛下之心;急務則輔翼太子,選任大臣,振舉綱紀,變化風俗,愛養民力,修明軍政,六者是也。
古先圣王兢兢業業,持守此心,是以建師保之官,列諫諍之職,凡飲食、酒漿、衣服、次舍、器用、財賄與夫宦官、宮妾之政,無一不領于冢宰。使其左右前后,一動一靜,無不制以有司之法,而無纖芥之隙、瞬息之頃,得以隱其毫發之私。陛下所以精一克復而持守其心,果有如此之功乎?所以修身齊家而正其左右,果有如此之效乎?宮省事禁,臣固不得而知,然爵賞之濫,貨賂之流,閭巷竊言,久已不勝其籍籍,則陛下所以修之家者,恐其未有以及古之圣王也。
至于左右便嬖之私,恩遇過當,往者淵、覿、說、抃之徒勢焰熏灼,傾動一時,今已無可言矣。獨有前日臣所面陳者,雖蒙圣慈委曲開譬,然臣之愚,竊以為此輩但當使之守門傳命,供掃除之役,不當假借崇長,使得逞邪媚、作淫巧于內,以蕩上心,立門庭、招權勢于外,以累圣政。臣聞之道路,自王抃既逐之后,諸將差除,多出此人之手。陛下竭生靈膏血以奉軍旅,顧乃未嘗得一溫飽,是皆將帥巧為名色,奪取其糧,肆行貨賂于近習,以圖進用,出入禁闥腹心之臣,外交將帥,共為欺蔽,以至于此。而陛下不悟,反寵暱之,以是為我之私人,至使宰相不得議其制置之得失,給諫不得論其除授之是非,則陛下所以正其左右者,未能及古之圣王又明矣。
本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書友正在讀: 一人之下,穿越諸天進入群聊 君心不悔,青春作證 網游之止戈三國 五鳳朝陽刀 重生后我和死對頭HE了 梟芳 我在斗羅有一間忘憂酒吧 神秘復蘇之詭故事(人在復蘇:開局單殺馭詭者) 穿越遠古:狂野獸夫纏上身 心尖野玫瑰 黃油男主攻略圖鑒 芷為軒生 我真不是魔神 穿成病嬌少女的甜系日常 我靠吃火遍全網 鬼家有仙夫 結錯婚后我離不掉了 荒山領主 十方亂世,鐵拳莽夫 墨景深季暖 綜武:開局和萬貴妃被人下藥 我殺了惡龍 下下婚 病嬌甜妻每天都想謀害親夫 超級系統掠奪諸天葉羽韓雪 天河盡頭 隨身空間之知青的愛情 黑道冷梟的賠心交易 小富婆 玄幻:從神子開始無敵 逍遙異識錄 虐文女主假裝嬌軟 末世求生之我能看到提示 但愿此生不負相見 極品戰神 奇俠楊小邪 他的小鹿 心難測 還珠之皇后修真記 殿下給狐貍樂個 新婚夜直播!她被偏執影帝親哭了 一見成婚:大叔求放過 美女總裁賴上我 喂,談戀愛嗎 春秋十絕色 潦草秘密 星夜重生:我是大魔頭傲颯天 回到八零父母離婚后 小人魚能有什么壞心眼 容少他又無理取鬧了 星際第一安撫師 霍先生,婚謀已久 開局種下硬幣 破鏡(重生) 你的專屬小甜餅 風流財女 [西幻]無名的圣女們(nph) 蜜桃戀愛時(H) 卓逸女婿林羽何家榮江顏 末日亞種 從心 知我者謂我心憂 我的契約通鬼神 平凡女人的春天 覆轍 我創造了全人類! 穿越機甲之遍地基情 楚揚蘇芷洛 生娃是國之大事 心靈的彼岸 農門桃花香 豢狼 流氓小子鬧花都(小流氓的光榮與煩惱) 手可摘星辰 穿成虐文女主的繼姐 我從娘胎開始建地府 梵歌,又名人妻 穿越后,我靠烏鴉嘴飛升成仙 深海提督 昭華女帝 女王爺有了系統(快穿) 病嬌暴君他白天冷冰冰晚上要親親 柯南之我在酒廠抓臥底 隱婚到底,總裁套路多 黃金末世 獨寵萌妃:腹黑世子快躺好 總裁絕愛戀人 成為豪門太太后財富自由了 一盞螢燈 谷歌的9527[重生] 我在歷史直播間帶貨 大佞臣 期盼一場雨 我當游戲818男主的這一年 蕭琳尚毅德 總裁絕不是我媳婦 情欲超市 二 快穿之男友跑路了 三十二號避難所 學著哥哥做爺們 甜寵蜜愛百分百 爆笑校園:校草大人,嫁給我! hello,男神嫁給你 美人依依 違規戀愛 兩個皇帝怎么談戀愛 我從仙界來 [快穿]反派撩漢指南 炮灰人生(快穿) 撩個教授帶回家 校花的絕品術士 翔陽君你過來 四合院:誰惹我,坑慘誰 逍遙逆天決 萬古龍帝 戲弄 壯漢將軍生娃記(H) 我養的男主黑化了 守寡后我懷了宿敵的孩子 卡牌異界:從海島求生開始 未滿之愿(兄妹) 紀委書記 我開啟了超凡游戲 無畏真君 上門女婿 神級學霸:開局從造機甲開始 重生后我靠直播賺錢養崽崽 謬論生效 林醫生的幸福生活 .懷孕了也要離婚 高校生的玩物 易阡陌魚幼薇 最強山賊系統林少羽結局 大命運術 離婚后前夫天天求復合 大清極品太監 [無限]只要錢到位【完結】 假裝愛你別無選擇 楚眠厲天闕 我和宿敵成婚了[重生] 小漂亮擺爛后開啟劇情線[快穿] 奧特曼之無限抽獎 神殉:羊圖霸業 萌寶來襲:爹地請投降 七零年代炮灰吃瓜日常 當我老婆變成老攻 一覺醒來和頂流男神結婚了 自帶BGM系統 燎原 思歸 佛系小鳥美人覆出后上娃綜了